疫情期間,外送開始成為人們日常。身為四處淨灘、最在意台灣垃圾問題的環保組織,碰上會產生許多一次性餐具的美食外送業,我們如何展開對話,創造長遠的夥伴關係?
RE-THINK 自 2021 年起與 foodpanda 長期合作,從制度面著手,建立可以延續並複製模式,讓美食外送業與環保,有機會向彼此靠近。
與其批判或指責,我們致力於提出實際解方
外送業產生大量垃圾,要指責或批判都相對容易。但這樣做卻可能導致,環保組織高喊著守護環境,社會沒有聽見,大家還是繼續打開手機、按下餐點。
面對環境問題,RE-THINK 在做的,始終是尋找具體可行的解方。我們明白外送產業是時下所需,甚至成為疫情期間許多人的救贖。於是我們和 foodpanda 攜手,了解雙方的真實需求,找尋可行性和環保之間的交集。
透過「環境友善店家」讓點外送也有更環保的選擇
以環保組織的立場,我們當然希望外送包裝可以做到減量。但於外送平台而言,減量化的包裝也不能造成外送員的不便,或因不便運送反而導致食物浪費。
努力數個月,我們邀請成大環境工程學系團隊一起,為 foodpanda 量身打造一套可行性與環保並重的「環境友善店家」標準,邀請 foodpanda 店家免費申請。通過標準者,將能獲得行銷資源與版位,讓支持環保也能有所收穫。
依據產業特性打造,能量化、能延續且具突破性的做法
除了對三方皆有益的資源協調,我們所制定的 9 項環保標準,過程中也盡可能把背後涵蓋的碳排放量差異計算出來。從店內環境、外帶外送到食材選用,不只看起來環保,而是能產生實質影響。
這套「環境友善店家」機制,也隨著每年合作持續擴張、調整。RE-THINK 協助店家和外送平台,提供店內能做的措施、外送 app 上減少主食份量的設計建議。
讓專案不只是一次性的合作,而是對企業或環境教育本身,都能實際看到成效的長遠改變。
截至 2023 年底,帶動超過 1,400 間餐飲門市通過認證,其中包含:星巴克、Pizza Hut必勝客、肯德基KFC、大苑子等知名連鎖品牌,且環境友善店家訂單數短短一年即成長近 68 倍、累積減碳量超過 275 公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