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過垃圾桶設計,引導民眾正確回收
「循環經濟」是影響氣候變遷的一大關鍵,「資源回收」則是多數人參與循環經濟的方式。根據調查,94%1臺灣民眾表示自己有回收習慣,然而實際觀察回收行為,卻發現⋯⋯
*1 2020 RE-THINK × foodpanda 臺灣回收意識問卷調查,樣本數 34,843 人次。*2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 107-108 年度一般廢棄物最終處置前組成採樣及分析工作委託專案計畫。*3 2022/12 新北市政府一日蹲點調查,樣本數 168 人次。*4 *5 2021、2022 企業及校園回收場域破袋調查。
從垃圾桶開始大眾的永續行動。透過垃圾桶改造,引導使用者的回收行為。讓垃圾桶不只是丟垃圾的地方,而是傳遞環境教育的場所。
由 RE-THINK 講師進入校園帶領班級同學探討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類和回收錯誤,並自己動手改造班級垃圾桶,讓學生學到回收的技術,更讓環保行為成為日常習慣
透過使用者研究,導入新的辦公室垃圾桶、指引和教育文宣,提供有感的員工教育與互動機制。
透過全台灣的垃圾桶現況調查,揭露回收系統的問題,找出垃圾分類正確率較低的場域與根本問題,進而推動政府與企業制定政策與配套措施,提升全台回收效率。
RE-THINK 與許多知名品牌、企業夥伴,一起共創 CSR、ESG 專案,從短期合作到跨年度大型專案,讓環境議題有感、有能見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