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為什麼,
我家旁邊會有一座垃圾山?」

全台已有超過 100 座垃圾山,散落在田園、山林、鄉村之間,各縣市幾乎無一倖免。

這些垃圾山,來自我們每天生活中製造的垃圾,沒有出口,只能在有限的空地往上堆積。

政府、校園推動資源回收 30 年
仍有 68% 常見垃圾遭錯置

RE-THINK 蒐集超過 37,000 份問卷樣本,91.8% 民眾表示有回收習慣,但常見垃圾分類填答錯誤率卻高達 68%。

深入理解後,我們發現背後的原因複雜……

垃圾丟進垃圾桶,
就算是「被解決」了嗎?

依照垃圾處理方案,一般廢棄物收集後,會送至焚化廠或掩埋場。但台灣的焚化廠大多老舊,效能不足;掩埋場空間也接近飽和,無法容納更多垃圾。

這些無法處理的垃圾,最後只能堆成一座座垃圾山。

做好回收,垃圾量可達負成長!

2018 至 2022 年間,台灣人均單日一般廢棄物量上升 16.8%。

相同時間,日本透過嚴謹的分類規範,新加坡則推動資源循環,有效降低垃圾填埋量。這些案例顯示,回收制度與行動能有效改善垃圾問題,而台灣正面臨必須解決的垃圾挑戰。

是什麼讓台灣深陷垃圾危機?

資源錯置引爆惡性循環,讓廢棄物處理系統逐漸走向極限

回收大百科
台灣最完整的垃圾回收指南

2021 年,RE-THINK 推出《回收大百科》,收錄台灣人必懂的 101+ 常見垃圾,提供正確回收知識、理解垃圾回收價值。同時與教育單位、企業品牌合作,在各種場域創造影響力。

台灣回收規則複雜、資訊零散,令民眾困惑。回收大百科網站彙整專業知識,提供清楚解答,協助全民正確回收。

網站累積觀看

0

每月為

0
人解答回收疑問

我們將回收知識帶進校園,透過創新的講座與課程安排,培養下一代環境素養,從教育紮根正確的回收觀念

舉辦回收環境教育講座

0

校園課程影響

0
名師生

我們與政府、企業和校園合作,擴大環境影響力;改造多種場域垃圾桶設計,提升企業與學生分類正確率,推動日常永續行動。

校園垃圾桶改造案例

0

0
個政府、企業合作

改造政府、企業垃圾桶場域案例

0

為我們推一把,擴大影響力!

經費將用於以下專案

看見社會需求,放大「回收」對環境的正面影響力,一起用行動讓改變發生。

破除謬誤,完善回收知識教育

  • 提供校園、大眾回收整合教材,讓回收教育知識具有一致性
  • 完善回收大百科回收查詢服務,新增 AI 即時查詢功能,讓民眾查找回收訊息時更快速
  • 每年依最新法規更新資訊,確保資料正確
  • 擴充回收大百科頁面品項,降低查找困難

全台推廣友善消費,落實環境友善

  • 培育講師到全台校園舉辦《回收大百科》課程,落實友善消費
  • 培訓校園的種子教師並免費贈送教材,讓回收知識沿用至校園內,落實教育
  • 製作宣傳貼文和文章向大眾宣導,如何挑選環境友善商品

擴大回收場域落實,創造可參與的環境

  • 調查校園垃圾桶現況,掌握分類與使用問題
  • 進駐全台校園與學生改造校園垃圾桶,落實回收行為
  • 建立垃圾桶設計指南,可複製到各大場域,無論百貨公司、企業、校園、公部門等,影響政策落實改造垃圾桶,並正視垃圾回收法規問題

讓正確回收成為日常,突破環境困境

你的參與,將成為改變台灣的機會

每一份支持,都是推動回收教育的力量。我們從校園出發,擴散到家庭與社會,讓正確的回收知識走進更多人身邊。

邀請你,一起推動改變

定期定額:成為我們長期前進的動力

生活回收小助手

每項捐款禮都將陪你完成正確分類

捐款禮預計於 2026/3 月出貨

堅持 10 年 影響正發酵

成為翻轉垃圾困境的力量

支持 《 回收大百科 2.0 》環境教育募資計畫讓每一次消費與丟棄,都回到資源循環的正確道路。

成為翻轉垃圾困境的力量

支持「 回收大百科 2.0 」環境教育募資計畫,讓每一次消費與丟棄,都回到資源循環的正確道路。

立案/捐款資訊
 

立案字號 台內團字第 1050089249 號函
公益勸募字號 衛部救字第 1141361743 號

銀行、帳戶匯款:

銀行代號:013 國泰世華銀行
帳  號:003-03-500953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