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-THINK 在各校主講教師研習時,常有老師提到「很想帶學生去淨灘直接看見議題,但是不知道怎麼開始」。RE-THINK 的淨灘活動到目前已累積超過 5 萬人,淨灘也從少數人之間的默契,變成一大群人的顯學。這次讓我們從零開始,帶你全面認識如何舉辦淨灘,讓想帶學生實際去海邊看見議題的教師們,能夠有執行的方向與指引!
選定命定的時間與海灘
在預備淨灘時,除了查詢淨灘當日天氣預報預以外,也可以查詢中央氣象署的「潮汐預報」看漲退潮時間,以確保淨灘的時候海灘腹地不至於因漲潮而被淹沒。另外若考量天氣狀況,也可考慮避開梅雨季(每年 5-6 月)以及東北季風強烈的冬季(每年 11-2 月)淨灘。
淨灘可以事先申請嗎?答案是可以的唷!如果有事先進入環境部「海岸淨灘認養系統」申請,不僅可以直接與當地清潔隊聯絡清運垃圾,系統也會根據你想去淨灘的區域、縣市,由系統提供淨灘難易度、淨灘範圍、停車點、垃圾放置點、清潔隊聯繫電話以及廁所等相關資訊給你,直接省去了資料搜集的時間呢,當然,事先場勘確認選定的沙灘垃圾狀況及動線,也是很重要的環節!
你也可以從自己家鄉附近的海灘,從身邊的環境開始,打開你的感官,去看看沒走過的海岸線!
延伸閱讀:水鳥繁殖季(3-8 月)的淨灘注意事項
準備淨灘器材與裝備
在參與淨灘活動時,主辦單位與參加者所需要準備的物品其實不太一樣:主辦單位除了要安排活動流程、注意安全,也常常需要準備像是回收站的分類標示、大聲公或行動音響,確保大家聽得到、找得到、也丟得對。
而參加者則可以專注在個人裝備的準備上,例如防曬用品(防曬乳、帽子、袖套)、水壺、手套,甚至自備夾子、垃圾袋,讓撿拾垃圾更有效率也更舒適。透過了解彼此的角色與準備方向,不僅能提升活動品質,也讓大家都能安心投入每一場海洋守護行動!
分配相關工作人員與工作職責
如果擔任淨灘活動的主辦,就不能只是當撿撿垃圾的人,還需要安排能夠指揮活動進行、做紀錄或是安全維護的小幫手們,讓淨灘的過程能夠順順利利平平安安!以下是我們認為一場淨灘中需要的人員配置,大家可依照不同的情境彈性安排每一項工作的人數唷!
- 淨灘總指揮:負責開場與結尾說明、流程控制、發號施令。
- 回收站人員:負責在回收站進行垃圾秤重、垃圾袋補給、協助或監督垃圾分類。
- 攝影人員:負責活動紀錄。
- 安全維護人員:負責確保學生安全,避免超過淨灘範圍。
- 交通指引人員:負責指引停車。
- 醫護人員
聯繫清潔隊
淨灘約 1-2 週前,可再次致電該地區清潔隊確認聯繫窗口,與清潔隊員確定垃圾放置地點與清運時間為何,避免影響到一般民眾唷!
為了延續淨灘活動帶來的感動與影響,在淨灘結束後教師可以安排時間讓學生回顧這次的經驗,並引導他們思考自身生活習慣中可改進的地方。教師可以利用課堂討論,引導學生分享他們的心得與發現;或是提供學習單、週記等書面方式,讓學生有系統地整理與反思自己的體驗。透過這樣的設計,學生能夠在完整的時間段內「重新思考」,將淨灘活動的學習轉化為未來的永續行動!
也歡迎老師掃描 QRcode 或點擊連結取得淨灘反思學習單
也歡迎老師支持 RE-THINK 環保教育 >> https://neti.cc/PO4RoM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