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-THINK 想做的事超多,但其實我們是精實的環保非營利組織。
RE-THINK 秉持五項原則:「追根究底、連結改變、勇於創新、突破常規、務實行動」。我們持續探究議題、連結夥伴關係,進一步推出創新作法,邀請大眾參與。
初衷很簡單,黃之揚和 Daniel Gruber 走在台灣的山海間,不甘心環境被垃圾淹沒,與好友 Jeffrey 捲起袖子開始淨灘。堅持超過 10 年,將海洋議題帶進大眾視野。從簡單的個人行動,變成萬人參與的群眾運動。
RE-THINK 重新思考在 2013 年 6 月成立,7-8 月展開第一次的環島淨灘,Daniel(他還騎腳踏車)、黃之揚、Jeffrey 三人出發,半個月內發起超過 10 場淨灘,號召超過 2000 位民眾參與。
與國防醫學院的志工團 Think-More 合作,號召更大型的環島淨灘。持續的行動,被公視節目《我們的島》所紀錄,在國際上曝光。同年 12 月新加坡衛生理事會來台,指定分享 RE-THINK 號召群眾的方法。
有了更多在地夥伴和團體支援,我們前往澎湖、小琉球、綠島等受到海廢威脅的一級戰區號召淨灘!
除了持續在各地號召大型的淨灘活動外,RE-THINK 也透過社群和媒體的影響力,包括 TED Talk、國家地理頻道專訪、台客劇場等媒體曝光,讓更多人聽見我們的理念。
成立「社團法人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」,正式與企業、政府合作。與綠色和平共同舉辦《A Plastic Ocean 怒海控塑》巡迴放映;與印花樂合作「快樂浪花淨灘藝術節」,獲得 Shopping Deisgn Taiwan BEST 100 肯定。
與不同領域跨界合作,包括和 Pokémon GO 串連全球環保行動、參與環保署「海廢治理平台」、主辦環保政策討論會、藝人白家綺的公益合作等。設計全台第一個《海廢圖鑑》,讓大家面對海洋廢棄物時,不只是撿,更要認識。
海廢圖鑑榮獲國內外多項大獎,並與故宮、蘭陽博物館合作,將海廢轉為「深海食堂」微型展,在不同地區展出。與台客劇場合辦電音淨灘派對,近 3000 人參與,還有黃氏兄弟、金魚腦等網紅響應,當天 KO 了 14.5 公噸垃圾。
與環保署合作治理菸蒂,透過爆紅的社群內容和設計「彈珠台」熄菸設施,從城市治理和教育菸蒂丟棄的問題。製作讓台灣人懂丟、懂分、懂回收的「回收大百科」!收錄 101 個台灣最常見的垃圾品項,於隔年正式上線。
我們相信:環保應該廣泛出現在生活中。我們將更好的垃圾桶設計放進辦公室與校園,讓使用者受到明確的分類引導。與外送平台合作,向百萬名用戶推送回收教育,並發起「環境友善店家」,讓超過 300 間餐飲加入環保的行列。
推出「循環之邦」教育桌遊,讓學生玩懂資源回收;與新北市政府合作「REdesign 垃圾桶改造計畫」,透過設計引導行為,讓回收行為正確率翻倍。資源回收不只是規範,更要讓大家知道背後的脈絡、甚至產生行動。
RE-THINK 發起第十年,正式獲得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肯定。此外,我們參與美國國務院專業交流人才計劃,拜會許多國際 NPO,發現:臺灣 NPO 沒有比較差!能站在這片土地,用我們獨有的方式創造影響力,其實很值得驕傲。
團隊大幅擴編,專業分工擴大影響力!將回收教育帶入連鎖超商門市;將淨灘系統化,賦能在地單位及童軍團參與調查;投入更多資源在政策及倡議研究,試圖在複雜的社會系統中,找到運轉的關鍵。
RE-THINK 重新思考在 2013 年 6 月成立,7-8 月展開第一次的環島淨灘,Daniel(他還騎腳踏車)、黃之揚、Jeffrey 三人出發,半個月內發起超過 10 場淨灘,號召超過 2000 位民眾參與。
與國防醫學院的志工團 Think-More 合作,號召更大型的環島淨灘。持續的行動,被公視節目《我們的島》所紀錄,在國際上曝光。同年 12 月新加坡衛生理事會來台,指定分享 RE-THINK 號召群眾的方法。
有了更多在地夥伴和團體支援,我們前往澎湖、小琉球、綠島等受到海廢威脅的一級戰區號召淨灘!
除了持續在各地號召大型的淨灘活動外,RE-THINK 也透過社群和媒體的影響力,包括 TED Talk、國家地理頻道專訪、台客劇場等媒體曝光,讓更多人聽見我們的理念。
成立「社團法人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」,正式與企業、政府合作。與綠色和平共同舉辦《A Plastic Ocean 怒海控塑》巡迴放映;與印花樂合作「快樂浪花淨灘藝術節」,獲得 Shopping Deisgn Taiwan BEST 100 肯定。
與不同領域跨界合作,包括和 Pokémon GO 串連全球環保行動、參與環保署「海廢治理平台」、主辦環保政策討論會、藝人白家綺的公益合作等。設計全台第一個《海廢圖鑑》,讓大家面對海洋廢棄物時,不只是撿,更要認識。
海廢圖鑑榮獲國內外多項大獎,並與故宮、蘭陽博物館合作,將海廢轉為「深海食堂」微型展,在不同地區展出。與台客劇場合辦電音淨灘派對,近 3000 人參與,還有黃氏兄弟、金魚腦等網紅響應,當天 KO 了 14.5 公噸垃圾。
與環保署合作治理菸蒂,透過爆紅的社群內容和設計「彈珠台」熄菸設施,從城市治理和教育菸蒂丟棄的問題。製作讓台灣人懂丟、懂分、懂回收的「回收大百科」!收錄 101 個台灣最常見的垃圾品項,於隔年正式上線。
我們相信:環保應該廣泛出現在生活中。我們將更好的垃圾桶設計放進辦公室與校園,讓使用者受到明確的分類引導。與外送平台合作,向百萬名用戶推送回收教育,並發起「環境友善店家」,讓超過 300 間餐飲加入環保的行列。
推出「循環之邦」教育桌遊,讓學生玩懂資源回收;與新北市政府合作「REdesign 垃圾桶改造計畫」,透過設計引導行為,讓回收行為正確率翻倍。資源回收不只是規範,更要讓大家知道背後的脈絡、甚至產生行動。
很多人以為,環境教育只能在大自然和教室;但數位時代的環境教育,應該與時俱進、貼近生活。於是我們拿出專業,讓環境教育在日常中無所不在。
藉由設計思維,轉化環境議題議題常給人的負面觀感,融入玩心,讓資訊能以平等親切的進到更多人眼前。
地表最強廣告創意團隊,竟然只服務「地球」一個客戶,為了看到更多神作,只好自己掏錢增加「地球」的預算。
RE-THINK 沒有高談百年夢想,而要明天都比今天好。
RE-THINK 讓環境議題變有趣、讓越多人接收更正確觀念與知識。你的支持讓他們能持續改變我們的生存環境。
臺灣環保第一品牌!總是能把生澀的環保議題包裝的很有趣,讓大眾都能輕易吸收!快來找 RE-THINK 一起重新思考吧!
RE-THINK 透過很多管道影響大家的思維,鼓勵粉絲到達行動層面,關於環境問題:我們真的需要重新思考!
作為不斷創新的臺灣環保團體,我們用好玩的方法,持續靠近問題根源。RE-THINK 土生土長,經費資源有限,卻想為臺灣做更多事。邀請您每月捐款支持,和我們一起持續用行動,為臺灣帶來實質改變!